“江姐”于蓝的多舛人生:19岁做继母,53岁丧夫,患癌52年99离世
2020年6月27日,“艺术家于蓝离世”的题目在网络热传。
很多网友纷纷点开搜索框,想要了解这位并不熟悉的艺术家的一生。
1921年,于蓝出生在辽宁幽咽,父母为她起名“于佩文”,后来竟母亲朋友的建议,以“走在蓝天下”为寓才更名为“蓝”。
出生没多久,于蓝就跟着父母周转到哈尔滨生活。
十岁那年,一家人又因动荡流浪至保定,最终定居在北京(那个时候北京还叫“北平”)。
初到北京时,于蓝被姑姑带着一起到河北女师学院念书,那是她青葱岁月里最开心幸福的时刻。
只可惜,动荡不断,于蓝深受影响,在学校的时间只有三年。
看着如自己一般贫苦的人民百姓,于蓝心中的爱国情怀越发壮大,于是便想参入到抗战队伍中。
但当年的于蓝还不到十七岁,在家中是受尽父母和哥哥姐姐宠爱的小妹妹,想法一经提出便被家人狠狠拒绝。
种子已经落定,破土而出成为参天大树是迟早的事。
一天,于蓝以参加朋友的婚礼骗得了出门的机会。
和几个同样怀着一腔热血的同志,试图挣脱家人的束缚。
于蓝的大哥见妹妹有如此理想,不忍心将她抓回,便帮助她逃离了家。
可于蓝还未来得及高兴,另一波困难就在不远处等待着她、
于蓝被敌方抓捕,接受了一顿狠厉的毒打,但她背景清白,对方看没什么用处,便满身是血的她扔出牢狱之外。
这一次经历,没有令她退缩反而顺利地让她找到了队伍加入到了行列之中。
1939年,十八岁的于蓝入党,正赶上妇女节文艺活动筹备之中,于蓝作为年轻人自然想凑个热闹。
于是,她加入了话剧节目,被选出演女主角,一脚踏入了她从未想过的演艺界。
表演结束后,鲁艺的领导看中了于蓝在表演上的天分,便问她是否愿意做一名专业表演者,跟着他一起到鲁艺发展。
当时,被选上的只有两个人,而于蓝却犹豫起来,不知该作何选择。
在了解她的心里认为,自己千辛万苦才进入了队伍,是想为组织贡献力量的思想后,一位前辈对她进行了开导。
此次经历,让于蓝看到了别样的保卫国家的方式和机会,毅然决然地加入鲁艺,立誓要做一名优秀的演员。
当朋友得知消息后,认为她长得不漂亮上镜不好看,但于蓝并不灰心。
为了演好戏,于蓝不断的研究作品深入角色内心,很快便用演技征服了大家,成为艺术团的“小明星”。
在一次话剧排练时,于蓝结识了与她相差十岁的田方。
田方早年成名,在影视圈很有名气。
于蓝15岁那年曾在电视上看到过一部名叫《壮志凌云》的影片,田方就是演员中的一员。
自那时起,于蓝便被田方的表演所吸引,对他有了仰慕之情。
此次结识,田方作为艺术指导科长,在表演上给了一些很多建议。
随着一次次的交谈和接触,于蓝发现,这个来自大城市的“明星”也不过如此,一点架子都没有,谈吐儒雅又幽默,相处起来很是轻松。
而田方对于面前这个干净纯洁极富个人思想的姑娘也十分感兴趣,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
慢慢地,身边的朋友都看出二人之间的情感变化,就发动一众好友,将志同道合的二人撮合到了一起。
田方不仅比于蓝大十岁,他的背后还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。
善良的于蓝就这样一边发展自己的演艺事业,一边在19岁这年做起了两个孩子的继母。
婚姻并没有成为于蓝展现魅力的绊脚石,反而在田方的支持和鼓励下走向了更大更闪耀的舞台。
1946年,于蓝和家人回到东北发展,荧幕电影的进步加速了舞台剧的落幕。
当有电影联系到于蓝,希望她参演后,田方第一个站出鼓励。
与此同时,田方也正在为新中国电影基地的建设而尽心尽力。
三年后,北京电影制片厂成立,田方成为了第一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,担下了重任,为之后北京电影厂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随着《翠岗红旗》、《白衣天使》等电影相继面世,于蓝也成为能带动群众热情的演员之一。
正赶上中央戏剧学院干部训练班招收学生,于蓝便生出了想去提升自己的想法。
但一想到家中几个还未长大的孩子,她陷入了沉思。
田方明白妻子的担忧,为了让她将心放到肚子里,一手承担起了家庭的方方面面。
有田方做背后的支撑,于蓝毫无顾忌地将心思投入到了学习之中。
学业结束后,于蓝出演了《革命家庭》“周莲”的角色,凭此拿下了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影后。
“新中国22大明星”评选时期,她以超高人气登上名单,实至名归。
后来,于蓝主演了电影《烈火中永生》,在其中饰演的正是她的成名角色“江姐”。
“江姐”江竹筠是被党追认的革命先烈,曾因拒交我党情报而遭受残酷的刑罚。
她的不肯屈服惹怒了敌军,在1949年11月14日于歌乐山电台岚垭刑场牺牲,年仅29岁。
于蓝把江姐的精神完美表现,一角打开了国民度,获得了万千国人的追崇。
日后她回忆起当时的心境,更多的,是把自己的心路历程带入到江姐的表演中。
她说:
我觉得演江姐不难,因为我理解她。我和她有着共同的经历和理想。我是1939年入党的,和江姐同年,我们都打心眼儿里恨日本侵略者,要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去。我也被敌人抓过、坐过敌人的大牢。体验角色的时候,我闭上眼睛想,如果那时候没有同志们的营救,我一定也会像江姐一样毅然赴死,绝不做叛徒
试想当年,若是于蓝没有走上文艺之路,是否也会与江姐一般牺牲在敌人的残暴之下。
在出演江姐之前,于蓝用两年的时间做准备,拜访江姐的战友,从他们的口中了解江姐的经历,揣摩她的心路历程。
向江姐的生活学习了很段时间,于蓝才能将角色融入到学业之中。
江姐为于蓝带来了名誉和掌声,但同时也令她坠入了一段难以忘怀的深渊之中。
那个时间,文艺工作者很多都人人自危,于蓝也是如此。
而在她心力交瘁之际,丈夫田方被检查出患有癌症,并且时日不多。
可偏偏,一些人的刻意阻拦,令田方不能及时用药,疼痛加速了田方的病情。
1974年,8月27日,63岁的田方在癌症的折磨下离世,没多久哥哥于亚纶也遇害。
一时间,于蓝的天塌了。
悲痛难以忍受,于蓝退出了演艺界。
在拿到田方留下的存折时,于蓝看着上面的200元留下了泪水。
每个月只有20块的生活费,他存到这样的数字,平常的花销该有多节省啊。
回想起相爱的种种,于蓝很难释怀。
经过几年的心态调整,于蓝带着丈夫对电影的追求,开始从零学习拍电影,做起了幕后导演。
田方去世的第四年,于蓝正在拍摄影片《陈毅出山》,左侧肋骨总会有不适出现。
当她到医院检查过久,竟与丈夫一样患上了癌症。
于蓝不甘心就这样被上天夺走自己的命,坚持接受治疗,挺过了一次又一次疼痛,在那个医疗技术不先进的年代与死神作战取得了胜利,虽然没能完全治愈,但按时检查用药还是可以控制的。
58岁获得重生,于蓝更加珍惜每一天的人生,在事业上奋发。
60岁那年,于蓝着手组建了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,从首任厂长开始一待就是二十年。
在这期间,于蓝带领着一代又一代新人,为儿童影片的发展创造了不俗的成绩。
2009年,中国电影金鸡奖为88岁的于蓝颁发了“终身成就奖”。
尽管已经上了岁数,但于蓝却从未停止演戏。
98岁那年,于蓝还参加了电影《一切如你》,虽然戏份不多,但对于蓝而言只要参与就是好的。
在于蓝出演角色时,不少人看她身体状态稳定,都在为她即将成为百岁老人而感到开心。
但在2020年6月27日,99岁的于蓝离开了大家。
从19岁接触表演,从艺七十余年,于蓝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电影的发展,而她的影响也并未因离开所中断。
于蓝的儿子田壮壮是“第五代导演”中的大名人。
当然,这个“名”并非与张艺谋、陈凯歌一般,而是在业内和对外的影响力上获胜的那一个。
2018年6月,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表彰大会开幕会上,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78级神仙学生们上台领奖。
在主持人让导演系派代表上前讲话时,张国立先是喊了张艺谋的名字。
毕竟,张艺谋这些年在各界的影响力作为代表当仁不让。
可是,张艺谋却不敢上前,反而后退了一步摆摆手,让另一位头发花白的男人走上前去。
这个人,就是被称作“禁片导演”的田壮壮。
田壮壮是于蓝的儿子,丰厚的家学渊源让张艺谋自愧不如,而他在艺术上的成就,更是令张艺谋自认屈居后位。
张艺谋陈凯歌与田壮壮从年轻时就混迹一起,对他的实力比谁都清楚。
但他们也都明白,商业电影横行的年代,唯有田壮壮敢致力于将最真实的电影搬上荧幕。
只可惜,早年田壮壮曾拍过很多优秀的作品,但由于社会的进步,曾经的影片已经不再适合播放,被禁掉了。
除了影片,被禁掉的还有田壮壮本人。
当获得自由后,外面的世道早就变了。各大导演趋向商业电影赚得盆满钵满。
张艺谋的《活着》和陈凯歌的《霸王别姬》以惊人的口碑问世,一战封神后开启了属于他们的年代。
错过了十年的发展,田壮壮似乎慢了一步,但在同行人的眼中,田壮壮永远不会赶上他们的脚步。
因为,田壮壮不屑。
有一次,田壮壮曾对记者说自己做了一个梦,那时的他刚挤入商业影片的行列,小试牛刀成绩相当不错。
但在梦中,田壮壮遇到了死神,死神问他,你觉得我可怕吗?
田壮壮说,一点儿也不可怕。
死神又说:死其实不可怕。
突然间被惊醒,田壮壮似乎领悟了梦境中死神话中的意思,觉悟了过来。
人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,还是应该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“一辈子拍不了多少东西,不能留下太多让人看着可笑的东西,余生很短,我要抓紧了”。
或许很多人为名利而活,但在于蓝的教育之下,田壮壮注定为自己活,为梦想活,为了电影而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