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小莉的人生中,有两次重要的选择。
第一次是下定决心到凤凰卫视工作。
1993年,在前往香港发展之前,
时年26岁的吴小莉,一直是在台湾成长发展的。

吴小莉出生于1967年。
那是一个位于台北市里的大家庭。
父母先后生下了六个女儿,
吴小莉在家里排行老五。
父亲祖籍浙江绍兴,1948年去的台湾。
母亲则是台湾当地人。
值得一提的是,吴小莉的父母都姓吴。
吴小莉的长相酷似父亲。

父亲因为是军人的缘故,性格刚毅果决。
所以,从小父亲便把吴小莉当成男娃子来养。
留短发,允许她每天和一帮男孩子玩。
哪怕有时吴小莉玩疯了回家晚了,父亲也不责怪她。
这导致她的几个姐姐纷纷向父亲抗议:
“你偏心妹妹,我们出去玩会儿为什么不能回来晚?”
父亲则总是对孩子们说:“你们的妹妹别看小,做事有分寸。”
就这样,在父亲有意地“放任”之下,渐渐长大的吴小莉,
从没有过唯唯诺诺的性格。

她做事比别的孩子更有主见。
尤其是上学后,争强好胜的个性,
在学习上更是不甘人后。
于是从小学一路上到中学,
吴小莉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。
同学们愿意和她做朋友,老师也喜欢她。
小学的时候,吴小莉就开始担任班长。
上了高中后,既是班长,还是校乐队的队长。
父亲也经常鼓励女儿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。
从演讲比赛再到各类晚会活动,
名次成绩不重要,关键是要参与。
吴小莉的胆子在参与中,也变得越来越大。

纵然是放任,待到吴小莉即将读大学时,
父亲给她立了一条规矩:
台北以外的学校不要选,毕业后才能出去旅游。
父亲不希望女儿远走高飞。
就这样,大学四年再到后来参加工作,
吴小莉依旧没有离开过台北。
原本毕业后,她还想继续深造的。
但吴小莉清楚家里经济条件不宽裕。
最小的妹妹那时候还在读高三。
吴小莉放弃了深造的念头,参加了新闻记者考试。

考试通过后,她于1988年进入了华视新闻。
记者这个职业很辛苦。
尤其是新人,要想在单位立住脚,
刚开始要天天出去找新闻线索。
父亲看着女儿每天早出晚归,
尤其是找不到新闻素材而愁眉苦脸的时候,
他就和吴小莉的母亲一起劝解:要不换个工作,另谋出路。
从小就争强好胜的吴小莉,怎么可能会轻言放弃。
她继续起早贪黑地去寻找新闻线索。

当时,电视台给每位记者规定,
每人每天找到或者做两篇新闻报道即可。
吴小莉为了锻炼自己,往往在完成任务后,还要再寻找新的线索。
经过了三个多月的历练,她渐渐适应了记者的工作节奏。
不久之后,吴小莉又从记者转到了主持人的岗位。
她逐渐在华视新闻工作得得心应手。
对父亲而言,女儿能这样在家门口工作,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。
但吴小莉的个性,注定了她不是随遇而安的人。
1993年,她接受香港媒体人甘国亮的邀请,思谋着赴香港发展。
父母在得知女儿的想法后,一开始都不同意。

吴小莉再三跟父母解释,
家里人的想法才慢慢转变。
在当年的10月,吴小莉加盟了卫星电视中文台。
也就是凤凰卫视的前身。
那时候在台湾的新闻界,
几乎还没有媒体人到香港发展的先例。
可想而知,吴小莉的选择需要面临多么大的压力和勇气。
多年以后,她仍旧经常说起,
从华视新闻到香港,是自己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。
刚到香港时,吴小莉一无所有。
一个人租住在半山的屋子里。
没有家具,没有床铺,只有一个床垫和一盏台灯。

虽然一开始很苦,
但吴小莉觉得,在一个新环境里重新开始,
对于将来的成长反倒是最好的。
1996年,卫星电视改组,
吴小莉正式成为了凤凰卫视的新闻主播。
在改组后的凤凰卫视,她的事业很快得以稳固。
也就在此时,吴小莉人生中的第二个选择便出现了。

她开始思忖,自己将来要嫁给谁?
身边不乏追求者,但能看上眼的几乎没有。
还在1994年的春节期间,
吴小莉参加了一个台湾在港杰出人士的聚会。
参加聚会的,清一色都是在港发展不错的台湾人。
正是在那次聚会中,吴小莉邂逅了周秉钧。
彼时,很多事业有成的男士,
对27岁的吴小莉可谓一见倾心。
周秉钧在第一眼看到她时也不例外。
两个人在聚会上接触,并互换了联系方式。

吴小莉对他的了解所知不多。
吴小莉不知道周秉钧还曾经出过唱片。
其实出生在台湾的周秉钧,
从小就十分喜欢音乐。
大学期间,他就写过歌作过曲,
是小有名气的校园歌手。
只不过后来前往美国读了商学。
深造之后,又来到香港,
最终从事了投资银行的事业。
所以,吴小莉对他的情况不熟悉,也很正常。
另一边,周秉钧对吴小莉也是知之甚少。

只知道她是新闻主播,其他方面都不了解。
好在两人都出生在台湾,
所以在聚会上,很快就找到了共同话题。
聚会结束,周秉钧就强烈地感受到,
自己要找的那个人终于出现了。
接下来,对于如何把吴小莉追到手,
周秉钧制定了详细的策略。
他虽然也频频邀请吴小莉吃饭,
但总是大张旗鼓地表示,这只是同乡聚餐。
有一回在外面吃饭,正巧碰到了一个朋友。
朋友就说了句,你女朋友真漂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