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盛为什么是阴间武将(徐盛为什么叫大宝)

  界徐盛,三国杀玩家口中的“大宝”。“稀世珍宝”是手杀“藏珍阁”界面中对各盒子大奖的统称,由于这个界面是与界徐盛一起实装的,外加界徐盛的强度过于离谱,于是大宝在玩家间成了界徐盛的专属称呼。我们就来看一看令人闻风丧胆的大宝背后有什么样不为人知的故事。

  “若敢来犯,必叫你大败而归。”

  徐盛,字文向,琅王牙郡莒县人。孙权刚统领国事的时候派徐盛抵御黄祖,黄祖的儿子黄射,曾率领数千人顺流而下攻击徐盛。当时徐盛兵马不足二百,但却伤敌过千,后开城门出击,大败黄射。从此以后,黄射再也不敢来侵犯了,也就是“绝迹不复为寇“。

  “娃闻名止啼,孙损十万休”(张辽台词乱入,徐盛仅存黑历史)

  公元215年,孙权带兵十万围攻合肥,合肥由张辽驻守。这一仗是张辽的成名之战,仅凭800兵力大败孙权十万大军,想必大家都知道这场“张八百“对阵”孙十万“。徐盛自然也在这场战斗中,不过这次战斗徐盛并没有起到什么正面效果,反而因张辽的突袭而负伤并遗失了自己的长矛。

  根据《三国志·贺齐传》记载:”二十年,从权征合肥。时城中出战,徐盛被创失矛,齐中兵拒击,得盛所失。“也就是徐盛在战斗中受伤失矛,贺齐带兵抵抗,拿回长矛。这场战役是徐盛仅存的黑历史。

  “以攻为守,破敌卫江”

  公元217年濡须口之战,曹军攻横江,徐盛与东吴诸将前往迎战。料突然遭遇大风,吴军的蒙冲战船被吹到敌军岸边,根据《三国志·吴书·徐盛传》的记载,当时“将恐惧,未有出者。盛独将兵,上突斫敌,敌披退走,有所伤杀。“

  也就是说,东吴诸将没人敢出战,只有徐盛独自率领士兵上岸砍杀敌人,敌军也被徐盛吓得破败而逃,由此也可看出徐盛的勇猛。

  徐盛归营后,“权大壮之”,“大壮“看起来比较随意,但实际上,整个三国过程中,只有两个人受到过这样的礼节,一个是徐盛,另一个是张辽。张辽也就是合肥突袭孙权的时候获得的,好巧不巧,都和孙权有关。(每日乳权)

  “盛,不能奋身出命,不亦辱乎。”

  公元221年,孙权以诸侯身份向曹魏称藩属,曹魏派邢贞前往东吴,拜孙权为诸侯王吴王。孙权迎接邢贞,贞有骄色,徐盛愤怒地说:“盛等不能奋身出命,为国家并许、洛,吞巴、蜀,而令吾君与贞盟,不亦辱乎!”

  “我等不能奋身拼命,为国夺取许、洛之地,吞并巴、蜀之邦,而使我们国君与邢贞盟誓,岂不是耻辱吗?”说完,徐盛泪流满面,刑贞听说后就说,江东有这样的人,怎会久居人下?

  “待末将布下疑城,以退曹贼。”

  这句话是国战徐盛疑城技能台词。公元224年,曹丕南下,徐盛献计在建业周边百里制造篱笆,围栏上设下假楼稻草人,在江面设置浮船。诸将都认为这样没有意义,只有徐盛坚持。

  根据《三国志·吴书·徐盛传》记载:“文帝到广陵,望围愕然,弥漫数百里,而江水盛长,便引军退。“就是说,曹丕看到绵延数百里的围栏,心中惊愕,而江水又正在猛涨,便领兵撤返。到此,吴国诸将纷纷拜服。

  徐盛的一生很受君主重视,并没有什么起伏,一生处于高峰。或许这就是三国杀移动版中界徐盛这么阴间的原因,不知道诸位又怎样看待徐盛呢?

也喜欢

慕夏歌曲表达什么(慕夏什么意思)

  提起慕夏这个名字,你可能觉 …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