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追夫人的真实历史

  黄权是蜀国人,刘璋的属下。刘璋投降刘备后,黄权就归附了刘备。夷陵之战后,黄权突然投降了曹魏。

  夷陵之战是蜀吴两国之间的战争,黄权为什么在蜀国战败后,投奔了曹魏呢?其原因有两点。

  1、黄权在魏国边境

  黄权在魏国边境,为他投奔魏国提供了便利。那么黄权为什么会在魏国边境呢?因为黄权在刘备称帝后不赞成刘备去攻打东吴,因此刘备就派他去蜀国的北方边境防备曹魏的偷袭。

  夷陵之战刘备战败后,黄权此时进退两难了,怎么办呢?黄权为了能够生存下去,只好去了魏国。

  2、被迫

  黄权投奔魏国,是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,做出的决定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刘备在夷陵战败后,吴军把黄权回蜀国的道路封锁了,那么黄权就想突围,但是军力不够,那么就只有投降吴国或者投奔魏国。

  黄权此时有两个选择,但是黄权选择去了魏国,为什么呢?因为吴国与蜀汉在夷陵之战是对立方,如果黄权选择投降吴国,那么他就意味着是背叛了蜀汉,日后他在这一点上是说不清楚的。

  如果他去了魏国,那么也就可以认为他是被迫投奔的魏国,内心他还是支持蜀汉的。因此,在权衡了利弊后,黄权果断地投奔了魏国。

  黄权的这个决定后来证明是正确的,因为蜀汉有人在黄权投奔魏国后,建议刘备将黄权的家人下狱。可是刘备认为是他没有听黄权的建议,是他对不起黄权,而黄权没有对不起他。<

  1972年,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的一号墓中,出土了一具2000多年前,保存相当完好的女尸。她就像刚刚睡着了一样,被誉为“东方睡美人”。

  她外型保存完好,全身润泽,皮肤覆盖完整,部分毛发尚存,手指及脚趾纹路清晰,肌肉尚有弹性,部分关节还可弯曲,血管清晰可见。这一重大考古发现,震惊了全世界。

  (辛追复原像)

  这个“睡美人”就是辛追,西汉长沙国临湘侯辛夷之女,嫁给长沙国丞相利苍为妻,死于公元前168年,时年约50岁。

  两千多年前的尸体到现在依然栩栩如生,以我们目前的技术尚无法办到,何况古人。那么,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辛追的尸体千年不腐呢?

  一,神奇的棺液。

  考古学家在辛追的棺椁里,发现了大量的红色棺液,这些棺液将辛追的尸体完全覆盖。经专家化验分析,棺液之所以呈红色,是因为其中含有朱砂。朱砂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。除了朱砂外,棺液里还有砷和汞,以及其它不知名的中药材。这些混合物具有杀菌的作用,可以防止尸体腐烂。棺液是保持尸体不腐的基本因素。

  二,辛追生前服用了大量的丹药。

  古代的人们,特别是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,为追求长寿,会服用一些丹药。辛追生前就服用了大量含有汞的丹药,这种丹药对人体有害,会慢慢地渗入骨头之中,由于汞的不断积累,反而让辛追的尸身得以长久地保存下来。

  三,辛追墓的密闭性很好。

  辛追的墓室很深,距离地面有20多米。墓室分为四层,第一层是墓室的封土,非常紧实。第二层是厚达16米的夯土层。第三层的主要成分是白膏泥,具有很强的防腐作用,能有效阻断墓室内外气体的流通,隔绝水源,阻止细菌进入墓室。第四层是在棺椁的四周塞满了30多厘米厚的木炭,大约有1万斤。木炭有很好的吸附功能,不仅能防潮除湿,还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,防止细菌滋生。

  (墓地重现图)

  经过四层有效的防护,辛追的尸体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,阻断了内外空气以及水体的循环,完好地保存了尸身和墓室内的随葬品。

  四,适当的气温和干燥的环境。

  要想保持尸身不腐,除了要有防腐液和密闭的环境外,合适恒定的温度和干燥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。挖掘马王堆一号墓时,墓室的温度在0——4度之间,且整个墓室非常干燥。

  五,辛追的棺椁木具有抑菌作用。

  追墓的棺木全由粗大的杉木制成,全部70块木板均为整块木料,采用榫卯技术连接,不含有一根铁钉,所有接口严丝合缝,有效地阻挡了空气和细菌的进入。

  据专家考证,辛追的棺木是一种杉木阴沉木,这种木材能渗透出杉木精油,经挥发后具防腐和杀菌的功能。而且木材厚达30多厘米,形成了第一道抑菌防线。

  (辛追墓出土文物)

  六,辛追墓没有被盗挖,也没有出现盗洞。

  由于辛追墓采用了大量的防腐措施,又保持了特定的环境和温度,所以,我们在今天还能见到这位2000年前的美人。

/p>

  如果黄权去了吴国,刘备就不一定会这么说了。黄权去魏国这件事告诉了我们,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,都要头脑清醒,这样做出的决定才有可能对自己最有利。

也喜欢

慕夏歌曲表达什么(慕夏什么意思)

  提起慕夏这个名字,你可能觉 …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