豫让酬恩岁已深,高名不朽到如今。
年年桥上行人过,谁有当时国士心? ——唐.胡曾《咏史诗·豫让桥》
春秋末年,晋国势衰,国内六家公卿大夫,分别是:韩、赵、魏、智、范、中行,操控国政,后韩赵魏三公瓜分晋国,并列战国七雄。
豫让 ,姬姓,毕氏。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,始投于六公之中范、中行门下,范和中行氏两家在争斗中没落,而智氏一族一家独大,成为晋国的实际掌权者,豫让成为智伯门客。虽身份低微,但智伯却非常敬重他,他在智氏得到的待遇非常高。晋出公二十二年(前453年),赵、韩、魏联手在晋阳之战中攻打智氏,智伯瑶兵败身亡。
赵襄子对智伯怀恨在心,将其头颅做成酒器(亦说夜壶),每逢大宴宾客的时候,就特地把它摆出来。智伯兵败,土地被瓜分,门客亦作鸟兽散。
豫让并未在投靠新主,逃至山中蛰伏,思考为智伯报仇。从此豫让由门客变为一个后世传送的刺客,立誓为智伯复仇,虽牺牲性命亦不惜,传有佳话”嗟乎!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。吾其报知氏之雠(通”仇”)矣。” 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,这句话流传至今。

智伯被杀
豫让的第一次行刺
作为一位资深门客,必要的智慧是要有的。豫让深知孤身一人,正面硬刚赵襄子,想要刺杀他可能性不大,虽已决议以身赴死,但也要死得其所。
他先是改名换姓,然后混入罪犯之中,随后又被安排去给修缮茅房,一切都进展的很顺利。一日赵襄子如厕,突然心有所感,觉得附近有危险,叫手下侍卫过来排查,结果豫让就被抓了。
经过审问,赵襄子得知此人是为智伯报仇,手下欲杀之而后快。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,不知赵襄子当时是有招揽之心还是有感于豫让的大义,觉得智伯已死,此人仍恋旧恩为其报仇,此乃忠义之士,杀之有负于自己的形象,遂命手下将其释放。

第二次行刺
自古忠义之士都是执着的,豫让也是位执着的人。赵襄子的释放,并没有打消他为智伯复仇的想法。痛定思痛,这次一定要想个完全之策。
豫让决定先把自己搞残,让赵襄子认不出他,方便行刺。说干就干,他把全身涂漆,化妆成像一个生癞的人。同时又剃光了胡须和眉毛,把自己彻底毁容,然后假扮乞丐乞讨。
这时他觉得应该差不多了,连他的妻子都不认识他,看到他以后只是说:”这个人的声音极像我的丈夫,这是怎么回事?”,于是豫让就吞下炭,把嗓子弄坏改变声音。

他的朋友劝他说:”你这样子依旧很难成功,不如你先假装投靠赵王,凭你的才能,必定的到重用,待时机成熟,在去刺杀他,并能成功。”
豫让听了这话笑了笑狠狠的批判了这位朋友说:”是为先知报后知,为故君贼新君,大乱君臣之义者无此矣。凡吾所谓为此者,以明君臣之义,非从易也。且夫委质而事人,而求弑之,是怀二心以事君也。吾所为难,亦将以愧天下后世人臣怀二心者。”
”你的意思是为了老朋友而去打新朋友,为旧君主而去杀新君主,这是极端败坏君臣大义的做法。今天我所以要这样做,就是为了阐明君臣大义,并不在于是否顺利报仇。况且已经委身做了人家的臣子,却又在暗中阴谋计划刺杀人家,这就等于是对君主有二心。我今天之所以明知其不可为却要这样做,也就是为了羞愧天下后世怀有二心的人臣。”
确实论才能论智谋,豫让算不上是个多么优秀的刺客,但是从他的话中反应出的价值观,忠义,有原则,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,足以掩盖其他方面的不足。
有才有德者为上,然世间不可多得;有才者甚多,有德者却乏,物以稀为贵,有德者更重。
不久,赵襄子外出巡视,豫让埋伏在赵襄子所必经的桥下。赵襄子骑马走在桥边时,马忽然惊跳起来,赵襄子心有所感说:”这一定又是豫让。”经派人搜捕之后,果然又抓了豫让。
赵襄子问豫让:”你不是也侍奉过范、中行氏吗?智伯灭了范、中行氏,你不但不替范、中行氏报仇,反而去投靠智伯。如今智伯被我所灭已经很久了,你为什么不来投靠我,反而非要与我不死不休。”
豫让答:“臣事范、中行氏,范、中行氏皆众人遇我,我故众人报之。至於智伯,国士遇我,我故国士报之。” 意思是我在范、中行氏时,他们并没把我当回事,当然我也只能用大多数人的态度去回报他们。但是智伯待我如国士,可谓知遇之恩,我当以国士的态度来报答他。
此话一出,在场之人无不为之钦佩。赵襄子用怜惜的口吻感叹说:”唉!豫让啊,由于你为知伯报仇,已经使你成为忠臣义士了。而寡人对待你,也算是仁至义尽。上次我已经放你一马了,为了安全,这次不能在放你了。

大概率来说,作者觉得豫让应该是个谋臣,文采比武艺要强不少。因为此时他又出金句:”明主不掩人之义,忠臣不爱死以成名”,意思是说:一个贤主不会阻挡人家的忠义之行,一个忠臣为了完成志节不会爱惜自己的生命。
豫让知道今日是在劫难逃,但大仇却还没有报,希望赵襄子成全自己,于是提出让自己在赵襄子的衣服上刺几剑,象征性的为智伯报仇,也算死而无憾了。
赵襄子非常感动豫让的大义之举,便脱下衣服,成全豫让。豫让接过衣服豫让,拔剑三跃,呼天击之,扬天长叹:这下我算是为智伯报仇了!说完不待赵襄子的侍卫动手,便提剑自刎,极其悲壮、充满气节的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。后来,世人为缅怀这位义士,就把豫让自杀时所在的那座桥,命名为“豫让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