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1月19日,在东莞市塘厦镇某演艺职业学校一个不大的舞台上,一阵浑厚又响亮的歌声随着音乐声响起:
“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。是非成败转头空……”
循声望去是一张张熟悉的面孔,仿佛面前的是曾经叱咤风云的刘皇叔和关二爷。距离阔别荧屏已经10年的孙彦军,和昔日的同行再次重聚,他感慨良多。

1994年播出的《三国演义》,虽说刘备一角成就了孙彦军,但孙彦军所饰演的刘备也无人能及。然而,谁又能想到这位成就经典,红极一时的明星,毅然决然地放弃演绎巅峰的名利与掌声,选择平淡清苦的教育工作。
离乡背井,只身一人从北京来到东莞小镇,一待就待到了如今。那么,孙彦军在大众面前息影,究竟是娱乐圈的悲哀,还是教育行业的福音呢?

为刘备量身打造的演员孙彦军
1990年夏天,历史巨片《三国演义》的拍摄片场,炎炎夏日,室外温度高达40℃,热的人都快融化了。刘备的扮演者孙彦军气得破口大骂:
“将来我要是再演古装剧,我就不是人!”
孙彦军在《三国演义》剧组试镜之前,本想要饰演的角色是曹操。可是很不凑巧,导演王扶林直接拒绝,表示曹操已经有人选,论形象、气质和人气,没有人能比定下的人更适合演曹操。

第一次试戏还没开始便结束,碰了壁的孙彦军就在剧组里等,想看看导演定下的演员究竟有多适合。结果该演员是大腕有脾气,不想试戏,要演就直接演!王扶林气得不行,把曹操的角色空了出来。
孙彦军见机又一次找到王扶林,再次要求出演曹操,最后还是被拒绝。王扶林看着孙彦军,面露笑意地表示:非要演那就演刘备,曹操当真不适合你。
在王扶林看来,孙彦军演刘备,不管是外形还是气质,都完全符合。

王扶林
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中也有记载:刘备身长七尺五村,垂手过膝,顾自见其耳。意思就是刘备个高,手长。另外,刘备有个不太好听的名号叫做“大耳贼”,顾名思义就是刘备的耳朵大。
再看孙彦军,突出的大耳朵,手长脚长,高挑的身形和赵云走在一起都有得一拼。而孙彦军的面相有一种正派英雄的帅气和贵气,柔和又不失一丝狡黠。
可当孙彦军听到王扶林让他演刘备,那是一脸的嫌弃。他觉得刘备堂堂一个大男人,整天哭哭啼啼,做事还畏手畏脚,这样的角色让他来演,演不来也不愿意演。

但王扶林却认为刘备是个重情重义,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男人,而孙彦军的身上还有一种儒雅的气质,十分适合。而且演员就应该是多尝试,敢于去演,机会难得,失去了可就求不来了。
就这样,在王扶林半威胁半激励的话语中,孙彦军带着一丝不情愿答应饰演这个他本不愿饰演的刘备一角。

而事实也说明,王扶林当初的眼光没错。剧中孙彦军的哭戏十分有层次,感情处理非常细腻,有痛苦嚎哭、有热泪盈眶、有悲怆而泣,还有心碎流泪,将一个哭戏的多重感情完美诠释了出来。
孙彦军除了演技精湛之外,在《三国演义》剧组拍摄时还闹过一次笑话。

偷玉米的“刘皇叔”
1990年开拍《三国演义》时,一共投资1.7亿,这在上世纪90年代时是一笔惊天巨资,但全剧组共600多位工作人员的全部片酬加起来只占整体投资的6%,可想而知,该剧在妆造道具服装上投资有多大。
一个演员的工资一集只有225元,拍摄的地方又偏僻,导致演员饿着肚子拍摄的情况时有发生,特别是孙彦军。因为整部剧拍摄的周期长达2年之久,而孙彦军家境贫寒,一家好几张嘴等着他一人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