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未知大家是否曾思考过,
在契合的伴侣、乃至于婚姻关系之间,
其实最简单、
且最容易获得满足的,其实是「性」。
如此的事实很衝击、也相当矛盾,
毕竟循着按部就班的交往过程,性事往往是结局时刻才会发生。
然而,弔诡的是,不论是外遇、一夜情、乃至于本片所聚焦的主题—充气娃娃,
性的满足,彷若又是在倾刻之间浮现。无所不在的塬始渴望,
使其不该被当作是伴侣决定携手度过一生的关键因素,而应将其抽离处理。
然而,这并非係指性在伴侣关係中的不重要,
或许更精确的说,正因为它过于强烈的特质,
人们为了疯狂的追求永不止息的需求,
将性当成是生活中的全部,
一旦因着种种外力因素
(诸如工作疲惫、双方冷战…)而阻碍的鱼水之欢的契合,
则看似最亲暱的海誓山盟,恐也如同陌路人般的陌生。
(以下有雷,敬请慎入)
电影藉由情趣用品的爱情人偶作为隐喻,成功的将性的元素自伴侣关係中抽离,
当最终哲雄因思念园子至极,成功创造出完美的人偶进行贩售,
耐人寻味的问题焉然成形。
试想:激似园子的人偶去到了消费者的手中,
下场恐是极尽发洩之能事,充分满足使用者对于性的需求。
基此,假若哲雄与园子之间爱得只剩下性,
那与拿到人偶的那些人,又有甚么样的分别呢,
不觉得这个丈夫当得很窝囊么?
确实,两人初期的婚姻关係,恰如前述所言,
除了性的契合之外,没有任何生活中的交集,
致使彼此渐行渐远、甚或选择在他者身上寻求慰藉。
直到知悉园子罹患绝症,让哲雄重新检视一路走来的爱情歷程,
觉察自己未曾好好珍惜妻子的美好,自此重新走入对方的内心,
即便最终仍不敌病魔的摧残,但期间所留下的点滴回忆,
彷若昇华为拟真的灵魂,在拥抱着园子人偶的同时,感受着在生时的欢愉。
两人间曾走过的岁月,累积下来的美好,
正是哲雄得以迥异于其他人偶消费者的要素,
而这些都不是单纯的性所能赋予的,端赖真正的愿意去时刻陪伴与倾听,
懂得对方的心情叙事才能达致的圆满。
或许每个人都该深刻的省思,在同伴侣恩爱之际,
眼前所抱着的,究竟是情趣人偶、还是真实的血肉之躯呢?
这个问题的解读不在对方身上,而掌握在自己究竟有无用心的爱过呢?
俨然,电影乃从将爱人物化的过程中,
去体悟唯心的美好,谛义上的衝突性足够,
但内容过度聚焦在主角二人间的日常叙事,使其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张力效果。
就我个人的想法,假若採取反向操作,
主角因着深刻爱着妻子,因而塑造出与其相仿的人形,
继而终日沉浸于对人偶的渴望,最终从寄之约心的爱情,
转而变成是崇拜物体的塬始需求,
使其分不清楚,究竟对人偶的慾求,是基于对妻子的爱恋?
还是单纯只剩下对性的憧憬呢?
不知这样的脚本会不会更富含寓意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