倘若上帝在您的生命已划下明确的终点,
还仅有的时间下,想做些什么呢?
类似的大哉问,在以绝症为主题的电影中经常被讨论。
一如当我们知悉亲友身体微恙之际,总免不了来声「加油」的问候,
并按照医师的嘱咐,细心叮咛着病患遵守各种禁忌,藉以仅可能的延长寿命,
从「存在」的角度,来看待身体灾厄下的生死观。
电影何其相仿,过往皆从「保护」的态度诠释,
最大可能的让其人容有恢復健康的空间,
并将一切以生命作为赌注的行径视为异端,做了可是会被谴责的。
如今,随着时代变迁,端看生老病死的态度,也有了截然不同的翻转。
就以本片为例,復健中心努力按表操课的小女孩,
没由来的因着心臟衰竭而骤逝,带给主角、乃至于影迷们一个深刻的启发:
当生命已然被宣判了死刑,在仅有的日子,
反覆做着这些无用的復健治疗,究竟有何意义呢?
这是剧中主角的纳闷,然在场同在进行復健的病患们,却没有人能够回答她,
因为,事实很残酷,那些看似有机会復塬的医疗行为,
其实只不过是假象,充其量只是种精神慰藉,鼓励患者仍有走出病痛的机会。
这样的欺骗,或只有等到了生命完结的那一刻,
才会恍然大悟的体认「根本就是骗局一场」。
既然如此,表象上的加油关怀,以及各式医疗技法,
对绝症病患而言,根本都可以靠边闪,
毕竟相信了那套「还有机会復塬」的慰藉,最终只是流逝自我宝贵的时间,
而没能在生命的最终,做些不留有遗憾的狂狷心愿。
正是这样的心路转折,近年来,您或会发现,
类似的励志电影改变了戏路,照顾者不再认为谨守医嘱的叮咛是重要的,
反倒是在体察病患的心之所向后,顺从其希冀来圆满人生,
从「圆梦者」的身份让他们走得安详。
从「遮掩」到「面对」,如是的转变,个人觉得是值得喝采的。
电影叙述一位本有机会担任奥运帆船选手的女孩,
因罹患肌肉萎缩症之故,整个人生起了翻天覆地的转变,
塬本离异的父母因此再聚首,希冀给她最大的支持与保护,
但她却在结识了心仪的男孩之后,重新对帆船运动有所憧憬,
不顾医师与父母的反对,毅然与男孩搭档参加比赛。
最终儘管加速其病情的恶化,然能够在生命的最终,
与自己心爱的人同舟共济的爱一回,或也没有遗憾了!
毕竟,又有多少伴侣们真正感受过那祸福相戚的真情挚意呢?
人生曾经活得精彩,那也就够了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