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齿 (Limbo)影评–人间自陷炼狱,都是从「我执」来的吧!

  电影名称取得有趣,看似毫无相关,

  毕竟诸此严肃的社会犯罪电影,干智齿何事;

  然而,一旦洞悉了故事期欲传递的意念,

  就会顿悟的发觉,这名称实在太切题了。

  对人们无用的智齿,您或可无视于它的存在,

  但一旦发作起来,却足以疼到要人命,

  与其留着它犯疼,还不如早早拔掉,免除尾大不掉的隐忧。

  「智齿」之于电影情节,自是一种隐喻,

  其所指涉的,乃个人心中那份始终抹不去的「执念」。

  人的思绪千丝万缕,念头不时的转换间,

  总令人在面对事情的当口,显得踌躇难定。

  然而,执念却截然不同,当个人对某种事物陷入到我执的情境,

  指涉的方向是明确的,而行为态度上则是强烈的,

  任何人都难以去更易自我如是的决定,有赖于个人转念才可能终止。

  说穿了,符合前述执念特徵的,不外乎就是心下所蓄积的恨意,

  等待着诱发的时机,再一股脑的将怨念尽诸发洩在目标身上。

  诚然,洩愤的当下,或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,

  仿若多年来抑郁的情绪,从而获得了救赎。

  但人性始终是善恶参半,当恶的一面透过恨意全然显露之后,

  目标方必然承受一定程度的伤害,起初或会认为那是其应该背负的罪责代价,

  但当伤害远远大过其带有的塬罪,心下善念又不禁开始萌生,

  逐渐体认到自己的復仇行径,早已逾越了当初对方所引致的悲伤,

  无异于自己又在製造下一齣悲剧,冤冤相报何时了,

  箇中所陷落的道德谴责,将宛如人间炼狱般的无以復加,懊悔莫及。

  早知如此,何必当初,

  假若打从恨意种下的那一霎挪,就像拔智齿般的一劳永逸,

  是不是往后循环式的冤冤相报,也就不曾发生了么?

  (以下有雷,敬请慎入)

  电影叙述警探展哥(林家栋 饰演)在侦查一宗连环断手案过程中,

  偶然发觉当年撞瘫妻子的兇手王桃也是关係人,

  为了发洩心下的恨意,索性让王桃担任自己的线民,

  而后却在众家嫌疑犯的面前,公开王桃的身分,

  让她遭受各方的追杀,最终还落入真兇的手中,被无情的摧残。

  展哥看着眼前奄奄一息的王桃,顿时又心生怜悯,

  认为自己的復仇手段太过,心下万般悔恨,却已无法挽回。

  端看剧中的人物设定,

  除了展哥陷落本文所叙述的「智齿情境」外,

  真凶同样存在着类似的情况,

  因着母亲缺手的缺憾,这个执念始终影响着其行为判準,

  潜意识下认为断手才是完美,最终成为一名恋手癖,回不了头。

  试想,如果早早放下至亲缺陷的事实,不将残缺当作是正常的认知谬误,

  则或许之后所犯下令人髮指的罪行,也就不会发生了。

也喜欢

王传君个人资料简介(王传君在三体里扮演谁)

  强大的演员阵容对于许多影视 …

发表回复